如今食物越來越多,烹調越來越精,可很多人的胃口卻越來越弱,食量越來越少。不少人對比非常詫異:自己的胃怎麼了? 1.沒有胃口

原因分析:造成食慾降低的功能性原因很多,主要包括精神緊張、勞累、胃動力減弱(胃內食物難以及時排空)等。

解決對策:調控情緒、放鬆精神、減緩生活節奏、及時休息,特別強調三餐要有規律,定時,定量,切忌暴飲暴食。飲食上強調種類多樣化,做到干稀搭配、粗細搭配。多食用開胃食物。三餐前禁用各類甜食或甜飲料,否則將雪上加霜,使本來就弱的胃變得更加糟糕。

2.進食後早飽

原因分析:餐前感覺挺餓,但稍稍進食即感飽脹。其原因是進餐後胃動力減弱,易受食物的能力較低,所以感覺飽了。

解決對策:加強胃動力,加速胃排空,加大胃的容受能力。遵循少量多餐原則,將正餐中的部份食物分出作為加餐,在總量不變的基礎上,分做多餐食用。

3.反酸燒心

原因分析:由於胃動力障礙等原因,造成餐後胃內酸性物反流至食管,導致燒心、胸悶等症狀。

解決對策:一方面要避免損害食道下段括約肌功能的食物,另一方面要改善胃動力,加速胃排空,防止胃內食物存留。應特別強調的是,注意進食方式和體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。



消化不良時該如何對策

A、忌攝入含蛋白質和鈣質過多的食物

乳類、乳製品、瘦肉類、魚、蝦米皮、雞蛋黃、鹹雞蛋、松花蛋、動物軟骨、豆類、豆製品、海帶、紫菜等都含大量蛋白質或鈣質,若攝入過多,會使大便呈鹼性,乾燥而量少,難以排出,所以應減少食用。

B、忌煙酒及辛辣刺激食物

C、忌脹氣不消化食物
干豆類、洋蔥、土豆、薯以及甜食應適當控制,以免影響胃的運化,而加重症狀。

D、忌堅硬油膩食品
堅硬油膩食物更不宜消化,食後會加重病情,應忌食。

E、忌長期食用糯米
糯米含有多量的糊精,黏性較強,膨脹性小,不容易消化。消化不良者長期食用糯米,將會加重病情。



F、玉米不應偏食
玉米蛋白中所含的氨基酸成分較其它糧食及豆類少,它缺少賴氨酸、色氨酸、蘇氨酸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。玉米中所含的尼克酸屬於結合性類型,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。偏食玉米將會造成這些營養成分的缺乏,導致營養不良。

G、甘薯
消化不良脘腹脹滿者不宜食用。《綱目拾遺》說:「中滿者不宜多食,能壅氣。」食後容易產氣,發生脹肚,消化不良烷腹脹滿者食用,能使病情加重。

H、冬瓜
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。冬瓜性寒傷陽損胃,多食會導致脾胃虛寒更甚,消化功能減弱,產生食慾不振、腹脹、便溏或洩瀉等症狀。

I、豆腐乾
老人病後及體弱者不宜食用。豆腐乾為豆腐搾乾水分製成的食品。《隨息居飲食譜》說:「腐於堅者,甚難消化,小兒及老弱病後,皆不宜食。」食後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的病變。

J、鴿肉
食積胃熱者不應食用。食積胃熱之病應消食化積,忌食味厚之品,本品味厚,食之礙胃滯脾,食後可加重病情。

K、不宜食用蟹、特蠣、蠶蛹、蚌。

(來源:搜飯網)
8/16/2008 1:27:27 A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球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